走近04号雪块的时候,一个队员正坐在凿下的碎雪堆靠着雪块独自抽烟。看得出来,哈尔滨寒冷的天气已经让这个来自内蒙的学生从体力有些吃不消了。“把雪铲拿过来!”“好的,峰哥。”掐灭了烟头,仿佛从眼睛中又燃起了热情,他戴上厚实的手套,拍下身上的雪,抄起雪铲又爬到了雪块上方。四个来去的身影又忙碌了这个雪季。
《树之魂》是读工业设计的研究生队长薛海峰为作品取的名字。他介绍到,这个灵感来源于他们今年的课题园林设计。“以树为形象,将雪块中间镂空,四周是盘桓枝叶的立柱,其中是交错的树根。”薛海峰这个大学长虽然外表有些憨厚,但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时却也变滔滔不绝。他一边介绍一边对着雪块比划着手势,眼神像是要介绍自己珍藏过多年的稀宝,闪着热切的希望。队长薛海峰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雪雕大赛了。他本科的时候就代表学校参加过比赛,也获过奖。读研之后,他越来越希望自己设计的作品能得到更多的、更专业的人的认可,也更珍惜参加比赛的机会。
在队长的介绍下,笔者在雪块的四周观察了这个初具雏形的树魂,“《树之魂》的另一个创意是穿透力”。薛海峰介绍到,他往年参赛时在做完比赛后曾留下观察学习其他团队的作品。他发现游客在与雪雕合影时总喜欢爬上雪块,尤其是孩子,更是“无孔不入”。所以《树之魂》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完全敞开式的雕塑。游人在欣赏雪雕的同时,甚至可以进入到雪雕内部更近距离地接触到雪。这样的镂空无疑增加了团队工作量。从四面到内部,他们需要把雪从四个面掏空,又不能破坏掉四个角的立柱和最中间的树根。薛海峰坦言,自己很想获奖,因为藉此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。但同时他也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带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受。它不仅是美的,更是平易近人的,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几分乐趣。汲树之生机,灵动这一望无际的冰封。
拿着作品模型对照眼前洁白的雪块,看着盘桓交错的枝叶和根蔓,很想在上面涂上一抹绿色。就像健硕的树根汲取出大地的生机,承载了这四个研究生的梦想,在这个白色的世界里茁壮。